变化莫测的云彩,是在绘写离别的宏章;一如既往坚如磐石的,是我们的师生真情。恩师热情的火焰,照亮了每一位学子前行的康庄大道,温暖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房。他用行动阐释着教师职业的光辉。 睁开惺忪的睡眼,再挣扎一会吧。起床,洗漱,奔跑到班,读书,背诵,一遍,一遍,又一遍。 “真烦啊!”我咕哝着,“不烦。”我闻声抬头,是他,我的班主任。他说,“不烦才不凡。” 他每天都5:30准时到班,下了晚自习还要坚持到男生宿舍值班,确保我们每一个学生能够安心地休息,能够准备好进入新的一天的战斗。无论是晴日高照,还是风风雨雨,都有他不离不弃的身影。他不放弃我们每一个同学,能够考虑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根据我们不同的性格而采取不同方式对我们进行教育。高中三年里,我听过他无数次的鼓励,却没有听到他的一句抱怨和气馁。有他的鼓励,我们从没有因为怀疑自己而放弃。因为他的一句“风雨兼程,静待花开”,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拼搏过,努力过,结果一定不会差。起早贪黑的三年学习长跑生活对于我们来说终于结束,转眼看看我的班主任,他依然是那个坚毅的背影,笃定的对我说:“不烦”,然后一如既往地陪伴芊芊学子一个又一个的三年。 陈老师的敬业可不仅仅在于一天的作息、为人师长的表率。在平日里,年级布置下的任务,他总是高标准严要求去完成,不出一丝纰漏。在一次年级交给的国旗下讲话的任务中,他拿着一份稿子改了又改,他会斟酌每一字每一句,并享受在其中。也会读来让我们共同参与修改,读到辞藻华丽的地方也会粲然一笑,和孩子一样,与我们变成了同龄的伙伴。每当遇到这种光荣的使命,他都格外珍惜,勤勤恳恳的完成。这份敬业和坚守,更多的表现在与同事的合作中,他会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同学们的表现,班级的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十分喜爱我们班,老师之间合作默契,师生之间感情融洽。 拿一支换过无数支笔芯的黑色签字笔,伏案,书写,一遍,一遍,又一遍。 “真烦啊!”我咕哝着,“不烦。”我闻声抬头,是他,我的班主任。他说,“不烦才不凡。”陈老师任教地理学科,南师大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的他,和地理这门学科已经相守二十余载。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陈老师有独到的见解,他会想出各种方法来帮助同学们提升地理学科素养。我记忆最深的是:陈老师会让我们以纸条的形式提问题,然后老师收齐后认真批阅、反馈。这个方法很朴素,但激发了我们学习地理的热情,让我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上课时他会从概念、原理入手,慢慢深入打开同学们的思维,每一堂课都饶有趣味,我们总是感觉地理课的时光仿佛是飞逝而过的。在他的眼里,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每年的春分秋分或是夏至冬至,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种学科教学机会的。他会让我们留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让我们感悟地理的有用性;在国旗下发言时,他也以身示范,注重地理知识的融入,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妙与趣。正是有如此一位热爱地理的老师,所以我们班的地理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就连我这个地理困难户,在我不生任何波澜的湖面上也开始有澎湃的浪花。陈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期望,时刻践行“用爱去感化学生”的宗旨。在题海中奋战的我,总能听到那句温柔的呼唤“不烦。”!温柔却有力量。 在快要高考的那段时间里,陈老师更加注意我们的备考心态问题,经常会有针对性的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指导我们。这让我们在手忙脚乱的学习中,也明确了方向,消除了很多的疑虑。记得在高考前最后的几次练习中,我曾向老师询问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一次次的练习,他建议我,要勇敢地就像面对高考的战场那样。我抱着这种心态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出色的练习,这也让我在高考的紧张氛围中,能够坚持地有条不紊的做完每一课的试卷。我很庆幸能够与老师在学习困难时交流,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及时纠正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能够很好的平衡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考语文的前一天晚自习时,我和他说出我的疑虑,他耐心的进行了劝导,让我在第一科考试中能够平静自己的心态,稳定发挥。 离开了学校,没有了一道又一道的习题,但心里还会隐隐听到那句温暖的“不烦。”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班主任对我们的教诲,心平气和但积极乐观地去解决一件又一件的生活难题。 为吾师,更为吾友。陈老师不仅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态,还会热情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因脚伤,不能去开水房打水,陈老师就悄悄的每天为我打好开水,看似举手之劳,但却满满关爱。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发生在我们师生的日常生活中,温暖在我们的心中。陈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做人要心胸开阔,要积极进取,不拘泥于小事但又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我想陈老师是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回想自己的高中三年,我很感激能够有这样一位关爱我、鼓励我的老师。因为有他的鼓励,让我在困难中,也坚定不移的迈向自己的目标,毫不气馁。我很庆幸能够有这样的一位老师,也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写下感谢他的这一段话。《采桑子》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形容他正合适不过。他常常说这是他的责任,可是这每一点,每一滴,不仅仅是责任使然,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爱。他站在最平凡的岗位,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完成他对自己信仰的坚守。是他用自己最“不烦”的态度去感化更多“不凡”的我们。“不烦”成就了“不平凡”。 千言万语对于陈老师的授业之恩都显的轻薄,何不妨就让思念为引,回忆为辅,共同见证我们不变的师生情,时间会告诉你我答案。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