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初来乍到,我曾写过一篇“新人新语”,名为《“东北虎”的苏北初体验》的文章。昨天下午接到校办马主任通知——要求“十佳班主任标兵”写一篇推送文时,我忽地就想起这一篇。于是,赶紧去一中公众号搜索。 所幸,它还在。 点开推文,从上读到下,单就标题就让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东北虎”是猛兽,又是濒危物种、保护动物,这么变相夸自己多少有些不妥。甚至懊恼,自己当时怎么这么欠考虑?静心想想,那是青春的锐气,是一种初来乍到的不羁…… 鸟飞兔走,如今,来一中已经第四个年头,青春的朝气或许还在,但锐气和不羁应该褪得差不多了。想来,工作真的会磨练人的心智、秉性。如果现在再让我来形容自己,我想我会说——做一株草。 用一株草来形容班主任这一身份再恰适不过。且看砖缝里的草,平凡而微小,但却无时无刻不展现着微小而博大、柔软而坚强的姿态。而学生就像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蚁虫。虫与草虽相聚甚短,但草依旧尽其所能把阴翳留给蚁虫。当一批批小虫儿通往人生的下一个驿站时,草依旧不改其姿贴眼看大地,并继续用那蕴满生命青翠的汁水点缀着周遭。 昨天,我点赞并评论了22届学生的朋友圈动态,动态的内容大概是怀念高三生活了。我评论后他很快回复了我,内容是“想念晚上我们全寝吃泡面,你进来和我们畅聊的日子。”而我又何尝不是…… 三年多的班主任工作,若真说练就了多少本领,我想是极为不准确的。谁干这活儿的初心是为了练本领?不过,它却真实的让我发现——教育中“爱”与“诚”是最切实最妙用的方法,耐心比急躁有效,放下、等待比揪着不放管用。 当然,教育最特别之处还是在于它的双向奔赴,譬如你只身打马过草原,不曾带走一片花瓣,却邂逅一路芬芳。 自从22届毕业生步入大学后,近乎每一天都有学生通过QQ微信私发来大学生活的掠影,记忆较深的是一名学生发来大学军训晚拉练的视频。视频中学生被手机灯光汇聚一身,自然又深情地哼唱,竟突然回想并怀念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不由感慨,学生时代真好,年轻真好! 学生说:“老师,感谢你送我来大学。” 一时间热泪盈框。可是,人的一生中哪有谁成就谁?所有的幸运,收获都是自己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所以更应该感谢那个曾经未放弃的自己。 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和我说过:“老师,下面别干班主任了,哪怕带三个班也行,保住发际线要紧。”可当我们全情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觉——即便充满挑战,也会自得其乐。 宋人翁思曾作诗来言读书之乐,我想借此用到工作上:“教育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教育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教育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愿怀炽爱之人都能做一株草,与世无争于己有争,贴眼看大地,用那蕴满生命青翠的汁水持续昂扬绿意,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