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在过去25年的教学中,李启展老师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他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有严谨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尊重学生人格,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学高为师,兴趣引导。作为教师,把课上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赢得学生幸福和尊重的首要条件。数学课上,李启展老师会根据课堂的内容、听课的对象、上课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讨式、合作研究式、自学式和讲授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才华,更多的是提出自己不同见解和疑惑,课堂气氛活跃,活而不乱。他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学有所得,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数学课好玩,数学好学”。学生学的越好越有趣,越善于思考和交流。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用李老师班上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数学由我害怕的科目、是短腿,变成了我有信心的科目、是强项。” 以德育德,师爱为先。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因为师爱是理智和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李启展老师提倡有温度的教育,把班级建设成幸福家园。李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孩子把同学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师生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我爱我家,锦上添花”。李老师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为学生过集体生日,给学生送上“520”红包…… 李启展老师主动了解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有个性的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既要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李启展老师积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他常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是别人生活中的过客,他愿意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过客,成为能对学生有所帮助的人。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烦恼和挫折,有的问题不能被家长理解和接受,有的无法与同学朋友交流。如果学生充分信任这个老师,就会在老师这里寻求帮助。李老师努力去了解学生产生困惑的前因后果,能真正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至少可以成为学生情绪宣泄和倾诉的朋友。 李启展老师真心关爱学生,热心为学生解决困难。2024年高考,6月6日下午看完考场,到晚上9:30时候,有位学生反应晕车,李老师当晚到外面药店买来晕车贴,第二天一大早送给学生,解决了学生的困难,稳定了学生的情绪。 作为教师,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师魂”。李启展非常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二十多年来,李老师的学生普遍认为,从老师这里不仅学到了课堂上的文化知识,也学到了社会知识——为人处事之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学生的话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很多学生家长说“把孩子放在你的班上,非常放心。” 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在2019年高三下学期复习的冲刺阶段,隔壁班级的数学老师有事请假,不能带领学生备战高考,年级数学老师的任务都很重,领导很着急,看着学生渴盼老师的眼神,李启展老师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工作量翻倍,质量不打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22年8月,李老师担任高二(5)班班主任,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兼任高二数学备课组组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他也毫无怨言,敢于担当,勇挑重担。通过一学年的努力,班级成绩名列前茅,高二数学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身在校园,胸怀天下。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李启展老师安于三尺讲台,甘愿守住一方净土,胸中一颗爱心,爱学生,爱学校,以满腔热情在事业追求中体现自我价值。 供稿:高三年级 校对:徐德雨 审核:马济强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