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高三年级在北学术报告厅举行赴江安中学学习汇报会暨市三模动员会,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副校长韩部善、教务主任刘善杰到会指导学习,会议由高三年级主任李海洋主持。 会议上,李海洋就市三模考试进行了激情动员,刘善杰就江安管理经验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参加赴江安学习的教师就学习情况向大家做了交流汇报。 ![]() 南通市江安中学之行随想 张文学 4月8日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赣榆一中部分行政领导和教师代表来到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南通如皋江安中学,开始了我们考察之旅。刚开始我们对他们“活动单导学下的小组学习”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一种诧异、怀疑想法,然而通过上午的走班式听课、参观校园、聆听专家报告、备课组和行政组非正式沙龙活动,我们顿时为之惊叹、折服、崇拜…… 校园虽小,但整洁秀美。我们看到了一所农村中学不甘平庸,不愿落后,坚持走教学改革创新之路的闯劲和韧劲,我们看到了江安中学师生应改革旋风而呈现出的一种自豪、愉悦、奋进的精神,我们看到了学校对未来美好蓝图的憧憬和勾画。 如皋之行感慨万千,启迪无数,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感叹之一学校管理机制给力,管理者凝心聚力。学校围绕“活动单导学下的小组学习”为中心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机制,制度和规矩的制定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科学、合理、公平;行政干部思想统一、分工明确、责任包干,真正起到示范、督促、评价的作用。 感叹之二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评价均以“小组合作共同体”为中心。学校的一切活动、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主动发展都以“小组学习”为主心骨,形成了学校个性鲜明、自成体系的文化思想。 感叹之三学校积极营造“小组学习”氛围,凸现团队协作。大到学校的办学思想、校园文化,小到班级的宣传橱窗、教室黑板报,无不营造一种团结、合作、向上的精神,让每一位身在其中的师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感叹之四课堂教师、学生参与热情始终高昂、亢奋。教师走进小组,时而讲解、时而点拨、时而提醒、时而评价,关注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有时抬头聆听、有时站立朗读、有时聚集讨论、有时独立思考,所有活动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体现团队协作,团队精神。 感叹之五教师的课堂在任何时候都是开放的。听课没有座位,可以流动听课,听课时可以随意拍照、摄像,可以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可以与学生交流,教师学生泰然自若,井然有序。 在感叹、折服之余,我们也收获了自信,坚定了走教学改革之路的决心。在“如皋江安现象”的影响和激励之下,我们更有信心来实施“问题导学,构建生态课堂”课堂改革,当务之急根据我们学校的现状,如果能以以下这几个方面为抓手,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地执行下去,改革必将结出硕果来。 首先是制定有效、合理、公平的管理机制,为“问题导学,构建生态课堂”课堂教学方式树立规范,营造氛围,让教师和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二是行政管理要精、细、实。有了规范,没有人落实、督查、评价,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所以行政人员职责要分明,敢于担当责任,做到脚勤、眼快、嘴利,真正起到监督、指导、评价的作用。 其三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为什么听了“江安中学”的课堂,感觉他们是那么有章法,师生配合那么有默契,小组活动那么有组织,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在规范的约束下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和规矩,所以我们班主任和教师多要给课堂制定严格的规范,如倾听规范、朗读规范、讨论规范、发言规范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既严肃又活泼,时时有事可做,教师的精力能主要放在倾听、点拨、答疑、评价上来。 其四营造“小组学习”的合作、竞争氛围。从学校一头要通过设计宣传横幅、公共场所的标语,利用升旗仪式,集体大会积极宣传和鼓励团队意识、小组合作意识,大张旗鼓评价小组学习取得的成果;从班主任一头,帮助学习小组制定共同目标,小组活动规范,评价方式,奖励和鞭策措施等,并研究如何变化评价方式提高小组开展活动、互相竞争的积极性。 最后对小组学习的评价机制要合理到位。学校和班主任一起科学制定以小组为单位一系列活动的评价机制,要以操作简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公平合理为原则,努力做到“日反思、周小结、月评比”,让学生始终有集体荣誉感、集体进步感和集体成就感。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